根据以上特征,构建“基于数字校园的‘共享学习资源—挖掘发现问题—独立自主探究—网络交流求助’”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实际平台效果如图2所示。 此模式在分析教材与学情、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共享、发掘问题、独立探究、网络求助等教学环节,为学生充分提供获取、质疑、探究、表达的机会,将新旧知识进行重组构建,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模式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为主要线索,使学生在“主导”和“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数字校园的平台优势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3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功能 如表1所示,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整合、启发、导拨、帮助”等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则体现在“获取、质疑、探索、表达”等学习过程中。数字校园平台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适时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作为“探索工具”和“交流工具”时,能分别提供“知识链接、资源检索、展示”以及“BBS讨论、在线专家解惑”等功能,作用更突出。 4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数字校园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在不断地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独立探索、网上交流求助。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挖掘创造自己的潜能、培养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利用数字校园平台学习的主要过程如图3所示。 5基于数字校园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5.1要具备基本网络技术和专业信息素养 一方面,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所教学科知识进行学习资源的收集、加工和处理,并与实验演示、教材相整合,制作出能与数字校园平台兼容的丰富材料和便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资源系统,让学生学习、交流。另一方面,教师要有专业的信息素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信息资源及呈现方式,学生层次越高,信息资源越粗放,越接近信息资源的原始状态,以有效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5.2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设计情境要有新意、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对自己已有知识水平的挑战,从而引发学生真正的探究兴趣。要建立起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上课如沐春风,勇于表达想法。问题设计,要求精、求实,给出的问题不要太宽泛,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数量也不要太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探索时,要把握好指导的时机,恰到好处,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才能,切忌包办代替。 总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认知不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的,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是学习者(学生)个体主动的行为。教学不是从外部填入新知识,而是学习者把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而“基于数字校园的‘共享学习资源—挖掘发现问题—独立自主探究—网络交流求助’”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还充分发挥了数字校园的开放性、跨时空性、高速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数字校园必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环境,成为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崭新平台。 参考文献 |